新闻动态
风电需求预期有变,中长期被低估,潜力股名单曝光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 

风电需求预期有变,中长期被低估,潜力股名单曝光

引言

风电行业正迎来需求预期的重大转变,中长期发展潜力被市场低估。随着一系列积极因素的显现,风电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,相关潜力股值得关注。

风电行业需求回暖的多重因素

国内新能源开发倾向风电

下游业主在风电和光伏的新能源开发上明显向风电倾斜。在绿电入市以及风电投资建设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,风电收益率优势愈发凸显。“十五五”期间需求空间打开,国内风电有望迎来持续的需求回暖。

风机海外市场拓展

风机海外市场的打开,不仅贡献了新增需求,还助力企业盈利改善。全球风电需求向好,亚非拉陆风和欧洲海风成为需求新增量的重要来源,中国风机出口订单呈现高增态势。

国内风电行业基本面超预期表现

风机环节量价齐升

2024年风电风机新增中标规模达197.3GW,同比增长84.57%。2024年风机招标超预期高增,预计2025年国内陆风装机量为95GW,同比增长30%。同时,陆风风机招标价格企稳,风机价格拐点已现。

风电竞配指标优势

2024年全国风电竞配指标首次高于光伏,且占比高于50%,预计2025年风电竞配占比将进一步提升。风电竞配指标领先于招标,可反映风电长期需求。

市场化交易电价优势

全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节奏加快,对比风光出力曲线,风电市场化交易电价受影响相对较小。2023 - 2024年光伏现货价同比下降幅度高于风电,各省(除浙江)风电现货价比光伏高出0.02 - 0.13元/度。

风机行业逻辑变化与价值重估

多重拐点显现

2024年风机行业基本面出现多重拐点,价格企稳回升,盈利开始扭亏为盈,风机出口实现重大突破。此前市场认为风机环节存在价格战激烈、竞争格局差以及销售亏损等问题,如今这些情况正在改变。

盈利修复路径

出货结构改善:2025年预计出口 + 海风出货占比提升。

供应链降本:风电整机商议价能力更强,部分整机商通过自研自制零部件改善成本,如三一重能自研叶片和发电机,明阳智能自研叶片。

规模效应凸显:陆风机型迭代放缓,风机价格企稳后规模效应更加明显。

风场业务与风机出口业务分析

风场利润估值

应注重风场业务的持续性、成长性及中长期业绩弹性。当前风机企业形成可持续的“滚动开发”,风场转让贡献整机商业绩新增长曲线。整机商在手风资源充足,风场开发增速高于行业增速,应享受更高估值溢价。

风机出口业务

重点关注风机出口的eps和pe双重提升。海外市场供需失衡,亚非拉陆风及欧洲海风需求缺口大,海外主机厂因成本压力退出亚非拉市场,风机出口将全面放量。同时,海外风机业务模式成熟,构建了盈利护城河。

风机环节竞争格局

国内风机竞争格局呈现集中度提升态势,前五大风机商(金风、远景、明阳、运达、三一)竞争优势明显,且相互间竞争激烈,市占率差距不断缩小。“出口 + 海风”业务成为整机商后续竞争的关键。

投资建议

风机业务盈利修复是一个长期过程,预计2025年为行业扭亏为盈元年。国内需求超预期增长,风机出口空间广阔,风机销售及运维业务模式构建业绩护城河,有望提升板块估值。本轮风机盈利修复是主要逻辑,重点关注业绩兑现程度较高的标的,从业绩弹性看,看好风机制造利润占比高、风场业务规模低的企业,如运达股份、明阳智能、金风科技、三一重能。

风险提示

风电装机量可能不及预期;大宗价格波动较大;技术研发存在不及预期风险;产能扩张可能不及预期;国际贸易环境也可能产生影响;测算具有主观性,仅供参考 。